我喜歡舊式傳統 , 而過去的東西或技藝能延續下來的 , 除了傳承是其一的意義之外 , 美好記憶與伴隨獨特的溫暖氛圍都能讓人回味感動
而在我的解讀來說 , 傳統應是除卻聲光影音的刺激 , 是著實用著心與週遭的人互動或創造連結 , 不是虛應的為過節而過節
記得小時在過年後最期待的就是元宵 , 大家用收集的鐵製牛奶罐叮叮咚咚的敲出空洞 , 點燃一支蠟燭用木棍鐵絲撐起就是名符其實的燈籠 , 來年生鏽了就再做另一個 , 總是用手作成品去享受當下的過節樂趣 ; 而晚餐的飯飽之餘就是元宵重頭戲 , 三五成群的孩子吆喝出來提燈籠 , 住家附近越是陰暗越是我們的探險秘境
人事物與環境的改變 , 也似乎不容得某些傳統的興味能延續 , 某些因著政策的禁制 , 如鞭炮的燃放 ; 有些因著美其名的便利與豐盛熱鬧取代 , 如燈籠發放與耗資頗具的燈會似也淪為變相的政治角力 , 但這樣的年節會讓孩子還留下多少印象 , 因為燈籠與花燈不外乎是每年的領取或換地點欣賞不同的生肖主燈
所以 , 我們結合傳統來創造 , 能有真正夜間燈籠的效用與探索的趣味 , 並且也延伸過去廟會中猜燈謎的節目 , 讓孩子總該有那麼點對於元宵不同的認知 , 對過去習慣的了解 , 他們會記得過節是要走出 , 是未來電子產品無法實況轉播的感受能力
尋寶題目 , 要湊到7個字才得分
夜間尋寶的燈籠 , 三五成群 , 遠遠望去如繁星點點 , 不見人影僅聞窸窣的耳語 , 煞是有趣
關主認證 , 確認字數無誤 , 且組員全數到齊才算過關
不管有無獲勝 , 最後大家通通有獎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